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让博物馆“走出去” 让知识“活起来” 正文

让博物馆“走出去” 让知识“活起来”

来源:泣下沾襟网   作者:综合   时间:2025-04-20 05:35:15

  3月24日,走出去记者从安徽省地质博物馆获悉,让博让知该博物馆近日组织科普老师走进合肥市西园新村小学南校,物馆开展科普主题讲座。识活通过馆校联动助力创新教育实践,走出去让博物馆“走出去”、让博让知让知识“活起来”,物馆为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注入更多源头活水。识活

  为深化馆校合作,走出去推动馆藏资源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让博让知近日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科普老师走进合肥市西园新村小学南校,物馆开展主题为“来自亿万年前的识活时间胶囊——琥珀”的科普讲座。

让博物馆“走出去”  让知识“活起来”

  在讲座活动中,走出去省地质博物馆科普老师以课文为媒,让博让知用实物解惑。物馆科普老师把四年级语文课文《琥珀》作为切入点,依托馆内琥珀标本资源,通过语文课本中知识点与琥珀形成条件相结合的方式,层层递进展开讲解。课堂上还设置了放大镜观察虫珀细节、触摸琥珀原石等互动环节,将课本中抽象科学概念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真实体验,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探索欲。

  馆藏资源赋能课堂,科普教育扎根校园。对于学生来说,博物馆不仅是珍稀藏品的保存地,更是知识的“播种机”,此次活动也是博物馆“课文+科学”理念的一次创新教育实践。

  课堂上,科普老师鼓励广大学子“做热爱自然的小专家”,从身边点滴出发,观察自然、保护环境。学生们纷纷表示以前觉得琥珀只是课文里的神奇石头,今天才发现它竟是打开地球历史的钥匙,周末将再次前往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亲眼看看更多的“时间胶囊”。

  “馆校联动播种科学火种,守护探索初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省地质博物馆将持续推进科普进校园活动,将馆藏资源与中小学课程有机融合,让博物馆“走出去”、让知识“活起来”,为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升注入更多源头活水。(记者 吴奇 通讯员 张珊珊)

标签:

责任编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