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查出息肉,是癌的表现嘛?哪些息肉尤为注意?医生一文告知
提到“肿瘤”二字,体检大家首先就会想到一种致命性疾病:癌症!查出
但事实上,息肉肿瘤在临床的表现分类有两大种,第一为良性肿瘤,嘛息也就是肉尤不具备浸润、转移等特性的为注肿瘤。
比如出现在空腔器官上的意医“息肉”,就是生文典型的良性肿瘤。对人体来说,告知从鼻腔到声带、体检从胆囊到肠道、查出甚至是息肉宫颈都可能会生长出息肉。需要注意的表现是,息肉虽然属于良性病变,嘛息但是其中一部分却有恶变的倾向和可能性!
以下四类息肉找上自己,当心未来它可能会发生癌变:
1、腺瘤性息肉
如果将息肉类型划分为两大类,那就是腺瘤和非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是所有息肉类型中,癌变率最高的存在。临床上常见的腺瘤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以及混合样腺瘤。
这三者中以管状腺瘤最为多见、癌变率相对较低。而绒毛状腺瘤、混合样腺瘤含有大量绒毛样成分,所以癌变率也相对较高。其中绒毛状腺瘤10年之内的癌变率,甚至能达到70%左右。
2、家族遗传性息肉病
大肠癌在临床上表现出了典型的家族聚集倾向,之所以会如此,与遗传性腺瘤息肉病有直接关系。但是这并不是下一代出生就携带疾病,而是下一代受到了基因的影响,这就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下一代携带这种基因时,在青春期就可能会发病,且基本都是以多发性息肉为主。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干预病情发展,那遗传型腺瘤后期癌变率几乎就等于100%。
3、直径过大的息肉
腺瘤性息肉有癌变率,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并非所有腺瘤性息肉都会发生恶变,在临床上来看,决定息肉癌变的除了其质地外,直径大小也非常重要。通常情况下,直径越小、低于1cm以下的息肉,癌变率也就会越低。
而如果息肉直径过大、超过了1cm以上、甚至是突破了3cm以上,那后期癌变率就会迅速增长,可达到50%左右。
这里还需要注意一点,直径较大的息肉即便是没有癌变,也可能会造成空腔器官梗阻,诱发炎症、疼痛等问题。
4、多发性息肉
大部分良性息肉都是单发性增长,在空腔器官内可能会出现1~2个小的息肉。而相反的,空腔器官内出现多个息肉、甚至是达到几十、上百个息肉,这就是典型的多发性息肉,这种息肉以腺瘤最为多见。
在临床看来,即便是多发性息肉的直径都非常小,后期癌变率也相当之高。在我国临床所有的大肠癌患者中,近90%都是从多发性息肉发展而来的。
总的来说,以上四类息肉就是所有息肉类型中,癌变率最高的存在。因此,无论是这几类息肉出现在身体哪一处器官上,都需要及时就医检查,必要时需进行手术治疗。
另外,息肉具有一定的复发可能性,所以在手术切除之后,患者也需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