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被列入致癌名单?这种小零食,如今却成为一个社交礼仪的名片
在众多零食江湖中,原本想必大家或多或少听说过槟榔。被列
在所有槟榔爱好者眼中,癌名槟榔可谓是单种的名提神的好东西------“槟榔加烟,法力无边。小零槟榔配酒,食今社交永垂不朽。却成”
最关键是礼仪,这种小零食却不断充斥着校园、原本街摊上的被列C位,而且还在社交圈广泛流行,癌名成为默认建交的单种的名第一张名片。
然而,小零这种小零食,食今社交却一直多年都被不少健康组织呼吁禁止!却成
槟榔,是不折不扣的致癌食物
中国槟榔最大的加工、生产和消费地区,其实就是湖南。
相关数据调查显示,我国有6000万槟榔消费人群,这其中超过了2000万以上都是湖南人,特别是30-40岁这一年龄段占比较大。
而随之到来的,就是湖南省逐渐高发的口腔癌。
早在2018年湖南省就曾公布了一项数据调查,数据显示:湖南口腔癌的病发率排在了我国全省的第八位,其首次进入了前十名。
而《中国肿瘤》发布的论文显示,2009-2015年的时间内,湖南省口腔癌的死亡顺位,男性排在了全部恶性肿瘤的第11位,女性则达到了第20位。
除此外,在湖南省长沙市的5家权威医院中,2005年的口腔癌全部发病人数仅仅只是305人,到了2016年就已经增加到了2108例,其中2016年的口腔癌患者中,有1803人长期吃槟榔。
由此可见,槟榔与口腔癌有密切的关联!
槟榔,为何会致癌?
槟榔的致癌性,主要在于它所含的粗纤维以及生物碱上。粗纤维长期在口腔内咀嚼,会导致口腔粘膜反复受损,口腔溃疡经久不愈。
而生物碱这种物质,不仅是造成槟榔成瘾的主要原因,同时槟榔碱还有一定的细胞毒性。
它在与口腔接触的过程中,会直接杀死口腔细胞、促发口腔炎症,导致细胞不正常增生,口腔粘膜下纤维变性,最终诱发口腔癌。
著名医疗杂志《柳叶刀》曾经发布过有关于槟榔的危害调查,发现槟榔就是促发口腔癌的根本原因。
但除了口腔癌之外,长期咀嚼槟榔还会增加肿瘤的发病率,这其中就包括了胃癌、肺腺癌、肝细胞癌以及白血病等等。
处于风口浪尖上的槟榔,为何我国仍然没有完全禁止呢?
还是文章开头提到的内容,在中国,槟榔早已经形成了一个极其完整的产业链。
在我国海南省,从2010年槟榔产业进入了快车道之后,不到2年的时间,它就已经成了海南的第二大经济来源。据数据显示:2017年,海南槟榔全产业链总价值超过了200亿元。
而在湖南省就有槟榔生产企业120多家,带动就业人口超过了500万,带动相关的产业超过了400亿以上。
这也就是说,中国槟榔产值已经达到了近千亿元,由此可见槟榔带来的巨大经济以及就业价值。
(电视剧《扫黑风暴》中张艺兴就是嚼着槟榔的形象登场)
但大家也不能忽视一点,从2016年开始到现在,槟榔相关的口腔癌已经给湖南造成了超过50亿以上的经济损伤。
预计到了2030年,全省将产生超过640亿的经济损失。
而放眼全中国,以每一位患者20万的医疗费用估计,到了2030年因槟榔造成的经济损失,甚至是能达到2000亿元左右。
(这个占位,让人到底是看节目还是看广告?/综艺《这就是街舞4》)
槟榔的线下广告,更是病毒式的无孔不入
无论是公交还是任意便利店柜台,又或者各种综艺节目以及电视剧,槟榔广告处处都在围绕着我们身边。
它频繁就像一个笑话,顶着一级致癌物的名头,却能包装成一个社交零食。
正所谓:彼之蜜糖,吾之砒霜。
由此看来,这种“软性毒品”在我国正处于一个矛盾的处境,一方面是经济与民生,另一方面则是国民的健康。
在商家眼中,它们是一颗颗“绿金子”,而在医生眼中,却是一个个隐藏在口腔里的“炸弹”。
究竟是什么?到头来还是得靠自己去选择。
参考文献:
【1】Betel-quid and areca-nut chewing and some areca-nut derived nitrosamines. IARC Monogr Eval Carcinog Risks Hum, 2004. 85: p. 1-334.
【2】Yan Jia Hu,Jie Chen,Wang Sheng Zhong,et al.Trend Analysis of Betel Nut-assocociated Oral Cancer and Health Burden in China.Chin J Dent Res. 2017;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