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 大便憋着不拉,会暂存于人体结肠内,给器官造成压力,需防范 正文

大便憋着不拉,会暂存于人体结肠内,给器官造成压力,需防范

来源:泣下沾襟网   作者:热点   时间:2025-04-20 05:38:15

生活中,大便相信每个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憋着不拉情况,想上厕所的存于时候,因为忙于工作,人体或者无法马上找到卫生间,结肠只能先憋着。器官等到工作忙完可以方便的造成时候,却已经没有了便意。压力

很多人都知道憋尿会引发身体问题,需防然而对于憋大便没有足够的大便危险意识,其实大便憋久了,憋着不拉也是存于会引起身体健康的。

大便憋着不拉,会暂存于人体结肠内,给器官造成压力,需防范

错过了大便的人体排出时间,憋着的结肠大便去哪了?

健康的人食用正常的食物量后,经过胃部和肠胃道的器官消化后,食物会被吸收60%以上,所剩的残渣进入结肠道后,水分会被吸收,开始聚集形成粪便。

当粪便积累到一定量后,大脑就会接收到排便的信号。如果大便没有及时排出,就会先暂存于人体的结肠内。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大便中残留的水分会被人体重新吸收,粪便体积变小,因此人们就没有了便意,只能等待下一次排便的机会。

那么,留在结肠内的大便对人体有伤害吗?

1、给身体器官造成压力

人的横结肠和乙状结肠的体积约为2-3升,相当于可以储存1-3公斤大便量。经常憋大便而不排出,对于肠道的压力就会加大,造成肠道功能敏感度下降,便意也会越来越少,形成恶性循环。

2、毒素沉积

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毒素,包括粪臭素、硫化氢、各种代谢物,长期滞留在肠道系统中,会对肠壁造成一定刺激,影响肠道健康,增加患上大肠癌的风险。同时,毒素还需要通过肝脏排解,长期运转会造成肝功能异常。

3、便秘

大便在结肠内沉积后,水分会被过度吸收,导致粪便变干变硬,从而人们导致排便困难,引发便秘的症状。粪便体积庞大,不仅会挤压肛门引起痔疮,还会撕裂肛门,引起肛裂等疾病。

由此看来,憋便的坏处是非常多的,人们在有便意的时候,就应该及时排便,养成正常的排便习惯,那么多久排便才算是正常的呢?

每个人的身体体质及使用的药物不尽相同,因此在排便时间和次数上肯定存在差异。根据医学研究显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每周排便保持在3~12次,都是正常的。

其中,每24小时保持一次排便,可以使人体内的粪便尽快排出体外,是最健康的状态。但是,如果2~3天才排便一次,也不用过于担心,只要排便过程舒畅,大便软硬度及颜色正常就可以了。

要想养成好的排便习惯,让排便更为顺畅,是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进行改善的。

1、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排便困难的人,在平常饮食中,可以多吃香蕉、海带、芹菜、燕麦,这些食物可以增强肠胃功能的消化,缓解便秘的情况。

同时,每天早上可以喝一杯水,这样能补充肠胃功能晚上消耗的水分,正常到润滑,促进大便排出。

2、定时排便

如果暂时大便排不出,不要给自己太大的精神压力,这样只会让身体机能更紧张,增加排便困难。这个时候,可以定一个具体的排便时间,无论有无排便意识,都可以去卫生间。久而久之,身体形成习惯后,就会按时间自然排便。

3、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

熬夜会引起内分泌失调,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原来正常的排便时间到了之后,也会没有排便的意识。长时间下来,对于肠胃会有损伤。

平时晚上最好在10点前进入睡眠状态,保证身体各个器官的休整,为第二天的正常运转提供能量。

综上所述,经常憋大便对身体是非常不利的,不仅会引起便秘,还会对肠胃和其他器官造成损害。因此,人们应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标签:

责任编辑:时尚